背包客
RSS订阅 | 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包客常识 > 正文

文艺苏青与她的民俗宁波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

作者:habao 来源: 日期:2014-12-25 13:28:55 人气: 标签:包客常识

  100年前,她出生于宁波城西一个叫“浣锦乡”的地方;

  80年前,她在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被封为“中大宁波皇后”;

  70年前,她的小说风行上海滩,与张爱玲齐名,被并称为“文坛双璧”、“苏张”。

  她叫苏青,一位命运多舛又才华横溢的宁波女性。在她的笔下,故乡宁波的风土乡俗,总有着别样情致,她把它们化成流利隽永的片段,向徐徐道来。

  昨天,文艺民俗学博士、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毛海莹,在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,详述了这位甬上才女的乡土情结。在她眼中,苏青是一朵“绽放的民俗之花”——

  记者余晓丽摄影记者高远

  苏青的家

  思乡是一种情结

  “我是生长在宁波城西一个叫做浣锦乡的地方,其名称的来历不知道,我只知道我家的房子很大,走出大门不远处,有一石桥曰浣锦桥。在幼小的时候,我常常随着祖父到桥边去,桥边石栏上坐着各式各样的人,他们都在悠闲地谈天……”

  ——苏青《浣锦集》后记

  1914年,苏青出生在宁波,她的故居位于现在的鄞州区石碶街道冯家村,在这里,苏青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。

  苏青本名叫冯和仪,字允庄。和仪,寓意“鸾凤和鸣,有凤来仪”,应是温婉贤淑、大家闺秀的样子。偏偏她却是个假小子的脾性,玩弹弓,解了船缆绳,任船漂到河中央去玩。

  她童年记忆里那座很大的房子,住着显赫一时的冯氏家族。

  常带她去浣锦桥的祖父,名叫冯丙然,字止凡,在清朝时曾中过举人,后来相继在敦本小学(后改名冯家小学,已拆)、宁波中学堂(现宁波中学)担任校长。与迂腐的晚清文人不同,冯丙然思想十分,在十里八乡的相当高,曾任浙江省副参,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。他支持女性剪短发、放大脚、学文化,苏青幼年时的开蒙,对文学的最初认识,就有祖父的功劳。

  苏青的父母都很新派。她父亲冯松雨,是“庚子赔款留学生”,留学归来任上海民新银行副经理。母亲鲍云仙是教育工作者,对封建纳妾有所抵制。不过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,相敬如宾,却貌合神离。这无爱的婚姻,给苏青的婚姻观也带来了影响。

  苏青的少年时代,是在外婆家的山乡度过的,那里的山山水水、童年趣事,都被苏青收录在《浣锦集》中。这本散文集,被苏青称为“自己的文章”,她的思亲思乡之情,都很典型地表现在这里。

  毛海莹说,苏青自小开朗,聪颖过人,酷爱文学,对读书有着异于旁人的。她的中学时代,分别就读于县立女子师范学校(现宁波二中),及浙江省立第四中学(现宁波中学)。在校园里,她是个活跃的文艺青年,不仅在校刊上频频发表文章,而且英文流利,可以熟练地进行英文,或者表演英文话剧,对于乐器也很在行。诸多才艺集于一身,于是外貌姣好、颇具文艺气质的苏青,在同学中间有了个雅号——“天才的文艺”。

  苏青的婚姻

  书写自己破碎的幸福

  “坐花轿是我乡女儿的……母亲当然相信我是,因此要我坐花轿,不可放弃这项难得的。”“我觉得坐了花轿上青年会去行文明结婚礼,实在有些不伦不类……”

  “弟弟便来抱我上轿了。据说那时我应该呜呜地哭,表示不愿上轿,由弟弟把我硬抱进去。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,因为那了弟弟……然而他还得循俗抱我,累得额上青筋暴涨,好容易喘着气把我抱到轿关,我赶紧下来,走进轿子。”

  ——苏青《结婚十年》

  1933年秋,苏青作为宁波府唯一的女生,考进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(现南京大学)。她的文艺和美丽,像一枚独特的个人标签,让她很快有了新的雅号——“宁波皇后”。

  如果人生的轨迹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,苏青可能会是一位出色的文艺家、话剧明星、音乐家。然而,一段过早被父母之命左右的婚姻,也左右了她的人生轨迹。1934年寒假,苏青与中学同学李钦后在宁波举行了婚礼。婚礼是合璧的,坐着大红花轿的苏青,却去往青年会举行了新派婚礼。

  苏青在后来的自传体小说《结婚十年》中,对这场婚礼,有着真实详尽的描述。由此,宁波近一百年前的婚俗,“坐花轿”、“催妆”、“哭嫁”、“抱上轿”、“倒火熜灰”等等,都生动地跃然纸上。

  “我不敢动,直到后来伴娘把一只滚烫的铜炉放在我脚下了,灼得我小腿都快焦掉,不禁左挪右挪的,把不知颠动了多少次。”

  这样俏皮的调调,让人不仅莞尔。苏青笔下,抱上轿、带着火熜出嫁的婚俗,哪怕到了今天,依旧在宁波新娘身上延续,叫人读来不禁生出一点熟悉的温暖。

  一切美好的婚俗,都是带着希望姻缘和美的祝福的,然而,苏青的婚姻却并不顺利。

  因为怀孕,苏青不得不辍学;因为生的是女儿,公公婆婆没给过她好脸色,苏青只能随丈夫迁居上海长居。

  婚后,苏青经常遭受丈夫的无理和冷漠,在经历了经济拮据、丈夫的感情、夫妻感情破裂以及两年分居后,1944年,苏青离婚。随后,她创作出以自己婚姻为原型的小说《结婚十年》。

  这部小说很快风靡上海滩,再版36次。

  苏青的宁波话与宁波菜

  字里行间的宁波味

  “妈呀!花花轿子来啦!囝囝要去看呀!”

  “这个新娘子是N城人打扮,呒没上海派头。”

  ——苏青《结婚十年》

  “宁波菜中又有许多是 烤 的,烤肉烤鸭烤大头菜,无一不费时费柴火。但功夫烧足的东西毕竟是入口即融的,不必费咀嚼,故老年人尤爱吃。又宁波人喜欢晒干,如菜干、鱼鲞、芋艿干等,整年吃不完,若有不速之客至,做主妇的要添两道菜倒是很容易的。”

  ——苏青散文《谈宁波人的吃》

  若要说到乡愁,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语言和饮食了。

  尽管长居上海,但在苏青笔下,很容易就找到了关于宁波的痕迹。

  毛海莹说,苏青是个擅用宁波方言俚语来写作的作家。宁波人去读她的小说,看到“吃东西不落位”、“爬上跳落”、“老鼠伯伯”、“断命东西塞喉咙”这样生动的俗语,恐怕都能心领神会,亲切无比。

  苏青笔下曾提到的宁波旧时俚语,很多到了今天还在日常运用。比如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、“落水要性命,上岸要包袱”、“一娘生九子,连娘十条心”等等。

  对于宁波菜,苏青格外留心。

  比如,她曾详尽介绍过典型宁波家常菜“盐烤笋”的做法。“宁波的毛笋,大的如婴孩般大,烧起来一只笋便够一大锅。……于是盖好锅盖,文火烧,直等到笋干缩了,水分将吸收尽,始行盛行,叫做 盐烤笋 ,看起来有一层白盐花,但也决不太咸,吃时可以用上好麻油蘸着吃,真是怪可口的。”

  在《结婚十年》中,她还描述了宁波产妇临产前,娘家“催生”的习俗。除却娘家母亲送来的小孩小大衣、绒线衫、背心、披肩、鞋袜等共有三百六十件之多的“催生包”,在“催生”吃食上,也很有意思。

  苏青小说中的“我”,收到了长寿面、面筋、烤麸、桂圆、洋糖等,吃食的“长”、“面”、“麸”、“桂”寓意“长命富贵”,是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。

  《谈宁波人的吃》、《夏天的吃》、《吃与睡》、《豆酥糖》、《断肉记》、《饭》、《买大饼油条有感》……在苏青的很多散文和随笔中,都能看到她对于宁波“下饭”和宁波点心的钟爱。她在作品中提及的“炝蟹”、“桂花黄鱼”、“油焖笋”、“肉里肉”“豆瓣”、“草紫”、“红烧鳗”、“冰糖甲鱼”、“臭咸肉”、“七星蹄”、“龙凤金团”等,今天依然在宁波人的餐桌上飘香。

  苏青留下的财富

  应该被记取的“俗”

  “她的俗,常常有一种无意的隽逸”

  “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,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。”

  ——张爱玲《我看苏青》

  毛海莹说,尽管有文学评论家认为,苏青的写作缺乏技巧,语言不及张爱玲精致,但她觉得,苏青的写作风格很“接地气”。苏青的小说、散文多以乡土民俗、饮食男女、日常生活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。她所运用的地域民俗,是其创作的灵魂,为刻画女主人公性格、凸显作品主题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“苏张”私交甚好,两人惺惺相惜,白天一道相约喝咖啡,晚上各自写作。不过,两个人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。

  与张爱玲相比,苏青的俗是显而易见的。

  张爱玲出生于贵族家庭,她的文字是的,高高在上的,犹如站在上海的高级公寓里,向下俯视。

  而苏青的文字是的,有时甚至仿佛一个家庭主妇在列菜单、话家常,她就像从里弄里走出的一位普通女性,带着烟火气,与人们擦肩而过。

  “苏青的作品最能体现雅俗共存、雅俗共赏。”因此,毛海莹在自己创作的《寻访苏青》、《苏青评传》等著作里,从不掩饰对这位女作家的欣赏,认为她就像在的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,带着浓烈的乡土芬芳。毛海莹说,苏青的文字,是沦陷时期上海市民的“安慰剂”。“紧贴市民的生活体验,像是从市底生长出来的,知心知肺,知冷知热,如张爱玲所说代表着 物质生活 和 人生常识 。”

  毛海莹还觉得,苏青的“俗”有着宝贵的价值,应该好好研读。譬如,可以就她笔下的那些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饮食习俗、婚姻习俗、生育习俗,作一些非遗传承与的探讨;就苏青的作品,如小说、散文、戏剧等,可以借助甬剧、方言类节目及相关平台进行,以文学为媒介带动宁波地方文化,从宁波上海并辐射至全国。

  “所幸的是,苏青故居在拆迁还是的争议里,最终被下来,现在是区级文保单位。相信人们终会记得她,一个把 俗 写得很有韵味的宁波女性”。毛海莹如是说。

  (原标题:文艺苏青与她的民俗宁波)

本文由 余额宝http://www.ecduo.cn/yuebao.html/ 转载发布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